我們每天都在馬路上穿梭,那,你知道馬路路面的種類么?其實,路面的種類有很多,比如水泥路面、瀝青路面、塊石路面、碎石路面、橡膠路面等。在中國,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水泥路和柏油馬路了,中國高等級公路和城市道路大多是這兩種。水泥路很好理解,但是柏油馬路,你真的了解么?你知道“柏油馬路”就是瀝青路面的俗稱么?而瀝青路面也可分為多種,接下來我們主要了解下多孔性瀝青路面吧!
多孔性瀝青路面
下雨天車輛打滑?晚上睡覺被路上的車噪音吵得睡不著?看這里!
多孔性瀝青路面也被稱做排水降噪瀝青路面,與一般路面相比,多孔瀝青路面內部具有大量的連通空隙,雨水不會積留在道路表面。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雨天行車時不會引起水膜、水霧、水漂等,大大提高了雨天的行車安全。同時,由于其大空隙的結構,對噪音也能夠很好的吸收,并能降低胎噪。“這項技術應用的非常成熟,根據我國的調研情況,排水降噪瀝青路面,可以降低雨天事故率40%以上,同時能夠降低路側的交通噪音3~6分貝,”來自中國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的博士李明亮先生解釋道,畢業于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他現正從事排水瀝青路面等路面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工作,“因此,多孔性瀝青路面是一種高安全、環保的路面結構形式。”
中國多孔瀝青路面的應用
我們之前也提到過,中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已躍居世界第一,一系列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也正在建設實施。而智能、安全、綠色已經成為了重要的主題和發展方向。當然,說到排水,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們曾經介紹過的“海綿城市”。隨著“海綿城市”概念的提出,透水瀝青鋪筑也更廣泛地應用在城市道路、人行道、停車場、收費站等場合,除了體現行車安全的優勢以外,也充分發揮了透水鋪筑對雨水的蓄滲、緩釋等作用,與地下排水系統和雨水回收、凈化系統相結合,更能夠起到防止城市內澇、補充地下水、加強雨水回收利用的作用,具有更深遠的生態、環保效益。
圖片:江蘇鹽靖高速公路排水瀝青路面雨天效果(左:排水瀝青路面,右:密級配路面)
“從2005年開始,在我國江蘇、四川、湖南、江西等十余個省份的高速公路上應用排水瀝青路面總計近300km,使用時間最長的江蘇沿海高速已達12年。我們也在交通運輸部立項對該技術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應用。”李明亮先生為我們舉例道。另外,中國也開始了新科技的應用,包括在江蘇寧宿徐高速公路、四川遂資高速公路,應用了降噪效果更好的雙層排水路面,研發并推廣了排水路面專用的透水標線,同時在江蘇沿海高速公路長達10年的排水路面上進行了預防性養護,進一步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在青島、河北的海綿城市建設中應用了透水鋪筑技術等。
中荷合作
目前,中荷針對瀝青路面技術方面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排水瀝青路面技術的交流與技術學習。“比如,荷方借鑒了我國的透水標線技術,也開發了相應的路面標線并在排水路面上應用。同時,我們在進行江蘇鹽靖舊路改造加鋪排水路面以及沿海高速公路排水路面養護的工程中,也得到了荷方專家的指導和建議,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今年,我們交流的主題更多,且不局限于排水瀝青路面,希望能在路面再生技術、新材料技術等方面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李明亮先生繼續說道,“把荷蘭好的工藝的技術引進來,也讓我們的新技術走出去。”
圖片:2014年中荷瀝青研討會
圖片:2016年曹東偉先生為大家講解中國的瀝青技術
今年,為了能夠深入地了解中荷公路技術各領域的前沿動態,并針對兩國交通科技創新開展實質性合作,推進新技術的應用,以養護、安全、環保等相關的路面新技術為主題的中荷瀝青路面創新技術會已經召開,而來自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的曹東偉先生再次主持了本次研討會,研討的內容包括公路養護決策與規劃、排水瀝青路面的養護和再生技術、生物瀝清、耐久性功能型路面技術等。期待本次研討會會為兩國帶來實質上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