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海綿城市生態家」可快速關注
此文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城市設計處處長汪科4月21日在“西安高新區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座談會”上的發言整理而成。作為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相關文件的起草人和參與者,他十分系統的解讀了中共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介紹了當前我國生態城市和城市設計工作開展的現狀、問題及推進途徑。
汪科提出,城市設計是完善城市規劃、指導建筑設計、塑造城市特色風貌的有效手段,是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之間的橋梁,更是完善城市規劃科學性、增強城市規劃嚴肅性的城市管理制度。
參加城市工作會議文件起草的過程中有兩個體會。
01
城市有三個重要性
一是城市越來越重要。城市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載體,城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園,城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二是城市工作越來越重要。對促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三是城市規劃越來越重要。城市規劃是空間資源配置的手段,具有統籌協調、綜合部署、總體布局的作用,是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02
城市發展有三個關鍵時期
一是跨越中等國家陷阱處于關鍵時期
二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處于關鍵時期
三是新型城鎮化發展處于關鍵時期
這三個重要性和三個關鍵時期,更加凸顯了生態城市和城市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一部分:生態城市
建設生態城市是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反思的產物。生態城市符合我國人口多、資源環境有限的基本國情,符合我國經濟新常態要求,符合城市轉型發展、現代化城市建設要求,得到了我國各城市的廣泛響應。
據不完全統計,97.6%地級以上城市和80%的縣級城市將生態城市作為城市發展目標,還有139個正在建設的生態新城。為了引導城市生態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積極推進了生態城市、綠色生態城區的試點示范工作。自2010年以來,先后設立了天津生態城、上海虹橋商務區等28個試點城市、示范城區。
試點示范有六個重點:土地集約使用、可再生資源能源利用、生態建設和低影響開發、綠色建筑、綠色交通、循環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在城市工作會議中,指出,“要堅持集約發展,框定總量、限定容量、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這也是生態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的方向和任務。
生態城市近期工作重點:
一是加強生態空間管制。要劃定三區四線,保住“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二是控制城市開發強度。控制城市建設用地擴展速度和規模,避免使城市變成一塊不透氣的“水泥板”
三是推進公園綠地建設。均衡公園綠地分布,建設城市綠道,使城市居民茶余飯后有一個休閑游憩的去處
四是大力修復生態環境。修復被破壞的山體、修復被填埋的河道、修復被割斷的綠地,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
五是積極建設海綿城市。讓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
六是建立生態城市指標體系。建立一個科學的指標體系,作為指導和評價工作的依據。
第二部分:城市設計
這些年,命名的歷史建筑、街區得到保護,很多有歷史價值的建筑、風貌區被拆除,城市開發過度逐利,規劃缺少“主動性”。
中國很多城市缺少風貌特色,看不出“南北方”、“東中西”。
山體被破壞,河流被“束流”,原本的自然生態環境漸失,城市規劃缺少對生態空間環境的管控。
中央高度重視城市風貌和建筑問題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華社動態清樣上的重要批示。
——2014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在明年(2015年)的適當時候召開一次城市規劃范疇的會議。
——2014年12月16日,張高麗副總理在杭州親自主持召開城市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強化城市設計對建筑設計、塑造城市風貌的約束和指導”,“將城市設計作為一項制度在全國建立起來”。
——2015年12月,時隔37年,中央召開城市工作會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要加強城市設計,要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型、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傳承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
為什么開展城市設計
通過城市設計,從整體平面和立體空間上統籌城市建筑布局,協調城市景觀風貌,體現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研究認為,造成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決策機制、公眾審美、文化思潮、建筑設計等。
其中,有三個規劃問題:
問題一:城市規劃缺乏對城市空間的立體安排;
問題二:城市規劃缺少對建筑設計的有效指導;
問題三:城市設計缺少落地實施的法定手段。
有四個建筑方面的問題:
問題一:建筑文化發展方向問題;
問題二:文化自信和價值觀問題;
問題三:領導按照個人喜好決策;
問題四:建筑師話語權無法保障。
關于城市設計的三個內容
城市設計是什么:中央文件明確講,城市設計是完善城市規劃、指導建筑設計,塑造城市特色風貌的有效抓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提出,城市設計就是對城市形態和空間環境所作的整體構思和安排。
城市設計的作用:城市設計是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之間的橋梁。
怎么推進城市設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講,通過城市設計,統籌城市建筑布局,協調城市景觀風貌,體現城市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
學習借鑒國外經驗,有三點啟示
第一,這些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并進入穩定階段,城市建設形式主要是建成區內的更新改造,城市設計管理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這些國家重視城市設計、景觀風貌管理,形成了完備的法律體系、工作制度、設計方法,城市設計要求“可落地”、“可實施”;
第三,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關系密切,應加強相關工作的銜接。
其中,有兩條經驗十分重要:
一是立法保障。通過地方立法確立城市設計一定的法律地位。
二是結合規劃。如,上海市將城市設計內容和要求制作形成城市設計圖則,作為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附加圖則,將城市設計成果納入現有城市規劃體系。
基本工作思路:
第一,與城市規劃的全對接、全掛鉤、全融合,相輔相成;
第二,從宏觀、中觀、微觀各層次推動城市設計;
第三,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
當前工作任務和重點
建立城市設計管理制度
城市設計管理制度是開展城市設計工作的基本保障。
——明確城市設計行政管理的主體責任
——建立與城市規劃相輔相成的工作體制
——制定城市設計管理法規
——完善城市設計的指導監督工作機制
改革完善城市規劃管理
——改革創新規劃編制工作
——改進建筑方案審批工作
制定城市設計行動計劃
——大力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
——加快制定工作計劃
——積極推動試點示范工作
建立城市設計工作隊伍
——支持高等院校開設城市設計專業
——加快開展城市設計專業技術培訓
健全城市設計保障機制
——加強相關部門溝通協調
——注重發揮學會協會作用
——加強新聞宣傳輿論引導
——保障社會公眾參與權利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提出了明確要求,生態城市和城市設計工作迎來新的機遇,同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文/人居委編輯(根據速記材料整理,未經本人審閱)